从佛教来,向政治去——经典民歌《茉莉花》的传奇演变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茉莉花与佛教的渊源   谁能想到,江南民歌《茉莉花》源于五台山佛教音乐呢?一首江南民歌究竟与五台山的佛教音乐有何内在联系?中国音乐界的专家历经多年研究、探讨和实地观摩演凑,揭开了《茉莉花》的传奇“身世”。   茉莉花原产自印度、阿拉伯等地,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红时,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创立。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茉莉花由于它的纯洁、芬芬和美丽,在印度一直作为佛教的吉祥物,也可以装饰秀发。在阿旃陀壁画里,菩萨的宝冠上就有镂金的茉莉花。按佛教习俗,把茉莉花用丝线串成花环,常供奉于佛像前,汉代以后,我国南方才有类似做法。   《茉莉花》最初是佛教音乐   史料记载:我国五台山的佛教为东汉永平十一年由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传入,域外的茉莉花也传到了五台山。茉莉花为白色,代表圣洁,且香味浓郁,许多佛香即是用此花为原料加工而成。受僧人偏爱,故谱写佛乐的僧人就写了以茉莉花为原型的《八段锦》佛乐,以示对茉莉花的赞颂。僧人们四处云游,此曲调便传至江南,又经过不断加工,渐渐成了风靡中国大江南北的经典民歌。   其实,古代诗人早已传达出茉莉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比如,宋朝王十朋的《茉莉》诗曰:“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老来耻逐蝇头利,故向禅房觅此花。”   《茉莉花》深得明太祖与黎明百姓的喜爱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反腐力度最大的帝王,前后杀掉腐败官员愈10万人。这首最初的佛教音乐逐渐演变,并深受朱元璋的欢心,也受到同样痛恨贪官污吏的老百姓的拥户。   “好一朵茉莉花啊,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好一朵金银花啊,金银花开好比钩儿芽……好一朵玫瑰花啊,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在百姓眼里,歌词中提到的三种花分别代表了名、利、权:茉莉谐音“没利”,意思是说要看轻名;金银花指金银财宝,但在开花时花上都带着一个钩儿,寓意如果你要取金银财宝就得付出代价;而玫瑰花象征富贵,我“有心来采”,但却怕“刺儿把手扎”。   就这样,“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传遍了大街小巷的这首民歌最初来自佛教,并经演变后有了特殊的政治意义,而人们只知诵唱不息,却很少知道其“身世”传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