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儿变调简谱兵团文化:已经结出哪些果
文化滋养人心,文化赋彩生活。“十三五”期间,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兵团以加强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打造兵团文化地标,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十三五”期间,兵团大力实施边境文化长廊工程、环塔里木文化传播与共建共享工程,建成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524座。目前,兵团共有图书馆6座、美术馆3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4个、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90个,师市、团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连队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61.8%,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兵团始终坚持文化共办共享,各师市、团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向周边地方各族群众免费开放,切实发挥辐射地方、带动周边、服务兵地各族群众的作用。
2. 优秀文艺作品成果丰硕
近年来,兵团各级加强文艺精品创作,音乐舞蹈史诗《天山》、舞剧《戈壁青春》、豫剧《大漠胡杨》《戈壁母亲》《我的娘我的根》《枣儿红了的时候》、杂技剧《楼兰寻梦》、歌曲《屯垦爹娘》、话剧《沙枣树》、电影《守边人》《图木舒克》、电视纪录片《兵团人》《筑梦天山》等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兵团精神、反映现实生活,有筋骨、有温度、有高度的文艺作品成为人们的高品质精神食粮。其中,歌曲《屯垦爹娘》获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豫剧《戈壁母亲》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提名奖,主演张培培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杂技节目《九儿》获第六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金虎奖。
3. 文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十三五”期间,兵团各级各类文艺团体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演出4500余场,观众达200余万人。兵团文艺汇演、基层文化能人大赛和戏曲折子戏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充分满足基层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各族群众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品月饼、吃粽子,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威风锣鼓、花灯展、赛龙舟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少数民族群众参加,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在兵团各垦区落地生根;兵团豫剧团、兵团秦剧团等专业戏曲团体还深入基层开展“非遗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活动,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效促进了“五个认同”。
4. 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
近年来,兵团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三师图木舒克市7处烽燧保护加固、八师石河子市小李庄军垦遗址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修缮工程,公布第二批兵团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兵团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大类别、30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有6项。出版《新疆曲子戏专辑》,收录百余首新疆曲子戏的曲牌、曲谱、曲调;打造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一师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等重点文化地标,大力实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示设施建设及提升工程,优化博物馆结构布局,丰富重点文物藏品,初步建立兵团文物资源数据库,切实提升博物馆建设服务水平。
5. 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兵团不断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平均每年举办公共文化、文艺创作、市场执法、文旅融合发展、文物保护利用等专题培训班10期,培训文化文物干部近千人。同时利用文化和旅游部“三区”文化人才专项经费281万元,在各师市采用选派、培养等方式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并将服务范围覆盖至兵团“访惠聚”工作组驻地方100个村。在开展兵团文化文物等干部人才培训时,注重吸纳一定比例地方基层文化骨干参加培训,同时安排兵团文化骨干到周边乡镇村开展文化艺术培训和服务。(兵团日报记者徐敏 整理)
九儿曲谱g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