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锋老爹爹唱词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永恒的恋人是谁?
贝多芬去世后,在他的遗产中,人们发现三封感情真挚却未有收件人的情书,只是写着“我永远的恋人啊”,所以被称作“永恒的恋人”书简。情书的内容当然也像《第五交响曲》、《热情》奏鸣曲那样思潮澎湃、感情炙热。信中不乏有这样的感叹,“你为悲伤所占据,我所在之处及有你的存在。让我们一道寻找生活的真谛……每个清晨睁开双眼,我的思绪就会飞到永恒恋人——你的身边。担忧命运是否站在我们一边。一刻我振作精神、一刻我又沮丧无言。如果没有你,我找不到继续生活的意义……你是我的全部、我的生命、我所有流泪的根源……请让我永远这般爱着你……”
这位“永远的恋人”究竟是谁呢?大家猜的第一位候选人是意大利贵族朱丽叶达·米奇亚第之女。她是贝多芬的学生,是贝多芬传记作者辛德勒笔下毫不怀疑的对象。第二位是贝多芬的“拥趸”罗曼·罗兰推荐地泰丽莎·冯·布伦斯维克伯爵的千金。她和弟弟都是贝多芬的学生。在自己二十八岁时,自称和贝多芬有了“婚约”,并对外界说得到了弟弟的许可。
不过也有人对他们是否真的是贝多芬“永恒恋人”提出质疑。这两位女士都跟贝多芬确立过恋爱关系,可为何贝多芬的这三封情信没有发出呢?如果是她们的话,为何贝多芬不把这情感如此强烈的情书直接交给她们呢?要知道这三封信,是夹在那些他并不厚重的遗产中——在赠予侄子卡尔的银行本票等为数不多的贵重文件中发现的。可以想象,贝多芬是多么重视这三封信,是要时不时拆开面对的内心独白。破灭的爱情回忆是多么的难以回顾,贝多芬为何要这般一而再再而三地折磨自己,去品尝那失去爱情的眼泪?况且还如此的留恋……
在贝多芬的遗物中,发现过泰丽莎的肖像画,所以罗曼·罗兰觉得“永恒的恋人”应该是她。
不过,泰丽莎虽然征得弟弟的同意并与贝多芬有过婚约,但这跟肖邦与恋人玛利亚·乌吉尼斯卡的婚约征得母亲同意一样不可信。因为贵族的女儿当时是绝对不可能下嫁平民的。当时,钢琴家教上流社会的子女,成为他们的家庭教师,耳鬓厮磨间产生爱情是可以理解的事。但像贝多芬和泰丽莎、肖邦和玛利亚这样订婚的还是少之甚少。
贝多芬一生未婚,或者说“没有能够结婚”或许是受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所害。如他这般才华横溢、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平民家的女儿自然是看不上的;能真正让自己动心的却因贵族身份而不可能下嫁于他。
恋爱这种事后来成了贝多芬自我戏谑的玩具——他几次陷入情网,但每次持续时间都不长。有时跟某个靓丽的女子打情骂俏,就会告诉旁人已经跟人家交往七个月之久,比哪一段恋情时间都长……或许他每次都是单相思,在对方还未亲口承认,仅仅是回馈好感的时候,他就爱上对方了。
“娶到一个温柔的美丽女人”是贝多芬的梦想。在女人方面,他是个极端的“堂吉诃德”。不论面对哪个女人,他都以自己的臆断温柔地崇拜着,从而很容易陷入爱慕的虚幻。他甚至把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茨评价为最好的家庭主妇,曾对身边的人说,“能有一位像康斯坦茨这样温柔的妻子是件多么幸福的事”……这足矣见得他看女人的眼光是多么不准。
少年时的恋爱通常是单纯的、空想的,不过贝多芬的恋爱似乎一直停留在少年时代。他不断的单相思,做着美好的梦。所以,贝多芬的“永恒的恋人”真有其人吗?或者根本不存在,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或者即便存在,也不过是某个面包师的女儿不知何时被贝多芬单方面染上了玫瑰色,从而成了单恋的对象呢?
如果真的仅仅是为爱而爱,那么“永恒的恋人”是都真的存在,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贝多芬与莫扎特
当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新时代之子”那一刻起,贝多芬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创作上都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因此,他更加厌恶旧的君主专制、贵族制度。无奈的是,他仍然需要依靠王侯贵族提供的年薪来度日。曾经旧的贵族去世,继承者拒绝继续给贝多芬提供资助,他就把继承者告上法庭,结果自己还胜诉了。所以,贝多芬并没有秉承自己内心那种“渴不饮盗泉水 热不息恶木荫”的精神洁癖,只是在艺术创作上呼吁新时代罢了。
贝多芬对莫扎特的音乐充满无限尊重;但对莫扎特的几部歌剧中带有的旧政治体系气息而感到厌恶。比如《唐·乔望尼》,贝多芬讨厌这个见一个招惹一个的天生爱情放荡狂,感叹道,“为什么连莫扎特这样的天才也为这种烂剧本写音乐…”对于终生单身的贝多芬来说,“仅在西班牙就勾引到一千零三个女人”的唐·乔望尼永远都是最无耻、最可恶的存在着。
另一部歌剧是《女人心》。这部将现实主义与娱乐精神共存的歌剧,贝多芬并不懂其真正的内涵表达。在他眼里这是一部“以女人神圣节操来游戏人生”的轻浮歌剧。所以在他唯一的歌剧《费黛里奥》里,女主角雷奥诺拉可谓是节烈女子的典型代表,可惜观众并不买账,《费黛里奥》在维也纳前后仅上演三次就匆匆下架了,贝多芬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吐槽,“维也纳不懂歌剧,他们只听罗西尼那些轻浮的东西……”
莫扎特那种游戏人间态度,自然会让笔下的人物更加“想得开”,比如他让费加罗这样唱:
“微微睁开你的眼
目关短浅的愚蠢男人
看看女人吧
女人到底是什么
你要被她们迷惑
把她们奉为神明
丧失理智
掏空心思献殷勤
……
她们在撒谎
她们感受不到爱
没有怜惜……”
而贝多芬是梦想家,是理想主义者,他笔下的女人必须圣洁忠贞,但莫扎特却看到了现实,因为自己那位不省心的老婆,莫扎特能写出这样的唱词:
“所谓女人的贞洁
好比阿拉伯的不死凤凰
无论谁都信其有
可谁都没见过”(来自《女人心》)
虽然,贝多芬不喜欢莫扎特那几部在他看来略显轻浮的歌剧,但却无比尊重莫扎特的音乐。他将《魔笛》中“爱的二重唱”用作了自己《大提琴变奏曲》的主题;在自己晚年的巨作《迪亚贝利变奏曲》中突然安排了《唐·乔望尼》中雷普雷罗的歌曲《无论白天黑夜》,这都是贝多芬在想莫扎特致敬。
在音乐方面,贝多芬明显是被莫扎特的才华所折服的,也以莫扎特的创作为出发点写过两首曲子。一首来自莫扎特为钢琴和木管写成的《降E大调五重奏》K452。这是莫扎特的作品中十分突出的天才之作,它将木管群(双簧管、竖笛、法国号、巴松管)作伴奏时,钢琴是主奏乐器;将钢琴当伴奏时,木管群又成了主奏,在变化自如的手法上加入神秘乐思同时还融合了木管群的音乐之美,成为了一首无与伦比的乐曲。想必贝多芬肯定亲自参与弹奏过,对它的美有一种切身体会的震撼吧,于是他用了相同的编制和调性创作了自己的《五重奏》Op.16。这两部作品如今通常会被一同演奏或是录制,从而给听众以直接比较的机会。
另一首是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Op.37,这明显是源自了莫扎特的《C小调第二十四号钢琴协奏曲》K491的启示。不过,与莫扎特乐曲中从开始的第二小节到第八小节完全是无调性音乐的凄惨气氛相比,贝多芬虽然也使用了相同的主题,却是不太出彩的平凡之作了。
矮个子都是急脾气吗?
贝多芬是音乐巨擘,但身材矮小确实事实,从观看那副在维也纳街头散步的贝多芬画像中看,他明显比周围的人要矮很多。贝多芬传记作者辛德勒说他身高五英尺四英寸,也就是大致160公分的身高,这在亚洲人中间都算矮个子了,更何况是在欧洲人中间,那应该算极矮了。
不过,有趣的是在这一副结识又健壮的五短驱赶上有一颗非常硕大的头颅,而且前额又高又宽,头发长而散乱,呈灰色;眼睛格外显小呈棕色,鼻子很大,下唇突出。
这张脸保持微笑时还好,但贝多芬的笑从来都是好爽的朗声大笑,那时候智慧的表情不见了,脸颊变得更宽,简直就像一头狰狞的怪兽(这些话都来自辛德勒的贝多芬传记)
其实贝多芬的相貌有多丑陋并不重要,世界记住了他的音乐,而且据说一旦他构思音乐,眼睛就好似要放出火花,那个五短身材瞬间就能变成一台高效的发动机,输出无穷无尽的力量。
其实,放眼音乐家之列,矮个子是个大概率事件:瓦格纳、马勒都是矮个子,勃拉姆斯不仅矮而且还胖,海顿也是矮个子,还有那颜值永远离线的相貌……当然,莫扎特也是矮个子。除了个头不高,瓦格纳、马勒、贝多芬、莫扎特、托斯卡尼尼似乎都跟商量好似得,清一色都是沉不住气的急性子。后续那些永远从容不迫的老好人并不适合音乐家这一职业吧。
贝多芬爱钱吗?
贝多芬的崇拜者们似乎不要愿意承认自己的偶像在金钱方面斤斤计较,但他本人似乎真的很在乎报酬。又一次,普鲁士大使问他,“是授予你勋章呢?还是赏赐你50德卡盾呢?”贝多芬立刻回答,“我要钱。”这没什么好诟病的,因为维持生计是生活的第一任务,不过这样变相的体现了,当时所谓“自由职业”真的需要时时刻刻面对来自金钱的压力。
他的信函中不乏与出版社讨价还价的内容。读他的信,你真的能体会到贝多芬是一个将同一作品再三卖给不同出版社从而挣取更多报酬的高明“商人”。所以,他并不仅仅创作伟大作品,也大量的接订单,以挣钱为目的进行创作——其中最明显的是为各地民谣加钢琴伴奏并出版。当时,上层社会的女性吧学习声音和钢琴看做是高贵身份的标签,所以这些带有钢琴伴奏的歌曲曲谱都很畅销。创作民谣伴奏谱这件事,对于像贝多芬这样的作曲家来说简直就是反掌观纹,可在金钱上,却因“出自贝多芬之手”而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所以他拼命编曲的结果着实令人惊讶:
爱尔兰民谣集(25首 WoO152)
爱尔兰民谣集(20首 WoO153)
爱尔兰民谣集(12首 WoO154)
威尔士民谣集(26首 WoO155)
苏格兰民谣集(25首 Op.108)
苏格兰民谣集(12首 WoO156)
各国民谣集(12首WoO157)
各国民谣集(23首WoO158a)
英国民谣集(7首 WoO158b)
各国民谣集(6首 WoO158c)
总共168首
钢琴奏鸣曲究竟有几首?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究竟有几首?”钢琴专业的学生或许会脱口而出,”一共三十二首!”;资深乐迷似乎也知道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Op.111是他最后一首奏鸣曲。
其实,贝多芬还创作过其他的奏鸣曲呢,比如最早在十二首时出版的三首《选帝侯奏鸣曲》,作品编号是WoO47,之后《F大调奏鸣曲》被视22岁之前的作品,直到1950年之前一直没有出版发型,如今给它的编号是WoO50
之后有与著名的《悲怆》奏鸣曲同时代创作出来的《C大调奏鸣曲》WoO51,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不过它是题献给艾雷奥诺·冯·布罗伊宁格而体面的保留了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世人都本能的忽视这五首乐曲呢?贝多芬有三十七首钢琴奏鸣曲有何不好呢?为何大家都坚持这“三十二首全集”这样的说法呢?或许是因为开始的四首作品太幼稚?但“全集”难道不应该包括作曲家成长历程中的所有创作吗?更何况在“三十二首全集”之中也有像编号Op.49那样的作品,真的无法被称之为奏鸣曲的作品呀。
这种偏执在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的研究者身上看不到,但在贝多芬的研究者身上却显得如此执拗。年轻时的贝多芬是以钢琴家身份走进大家视野的,作为演奏家必然会在“盛况空前”的演奏会上即兴创作出不少变奏曲目吧,可如今我们能看到的钢琴变奏曲目只有Op.34、Op.35《英雄》、Op.76和Op.120《迪亚贝利》四首。实际上从WoO63到80之间,还沉睡这十六首之多的变奏曲,而了解“钢琴家”贝多芬的关键,往往就应该在这些变奏曲中间。可奇怪的是,研究者不愿意提起、出版社不愿意出版,连演奏家都不知为何不愿意过多尝试。
海顿、莫扎特、舒布特的研究者或爱好者是不论怎样的小品都会认真对待的;可贝多芬的研究者为何对于编号之外的东西,却总是这边羞涩地掩藏对待呢?这不禁让人大感疑惑。
谐谑曲的有趣之处
贝多芬创作的谐谑是以小节为拍的。用节拍器表示的话,大一上一小节的速度为108或110,如果把“一小节视为一拍”的话,用中速演奏就变成了三连音,可如果换算成一般的速度,将是恐怖的330,没有人能按照如此快的速度指挥的。所以贝多芬在自己的谐谑曲上做了标识:以一小节为一拍,可以想象是“一拍子”的音乐。但但多数乐句是以四小节或八小节为一句,所以会给人类似于四拍的感觉,有时变成三小节或两小节的那种节奏感。
这种谐谑曲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不仅经常采用三拍子为一个节奏单位,像《英雄》中的谐谑曲所显示的那样,也用过两拍子的节奏型,因此不仅速度快,实际上呈现一种更具澎湃生命力的东西。
这样的谐谑曲在贝多芬之前没有出现过,完全是他的首创。他在《第一号交响曲》中就开始运用了,只不过他将第三乐章误记作《小步舞曲》,其实那是他独创的谐谑曲。将第三乐章安排成“小步舞曲”的创作,之后有出现在他的《第八交响曲》中,只不过这次不是误记——不是谐谑曲而真的是悠扬的小步舞曲(更接近于兰德勒舞曲)。其余的谐谑曲都是独立成章的,充分展示了作曲家的创作技巧,给听众别样的乐趣。
迷一般的节拍速度指示
贝多芬在拍数符号中经常会出现诡异的数字,按照他标注的速度是绝对无法演奏的。比如奥伊伦布鲁克版的《第四交响曲》乐谱,第二乐章标注的速度是“Adagio ?=80”。这个乐章四三拍总共104个小节,如果按照标注的这个速度,五分十二秒就演奏完了。可富特文格勒用了十一分四十四秒,瓦尔特也用了九分五十三秒……今天的演奏都会比贝多芬标注的速度慢上一半有余。贝多芬的标识速度正确吗?恐怕不是。如果按照现在的两倍速演奏,这么美丽的乐章就糟蹋了,况且将三十二分音符断奏成以?=80的速度,则要求第二小提琴声部和中提琴声部要以怎样的难度胜任呢?
为何会有这种错误呢?一是由于贝多芬创作交响曲的年代,节拍器还没有完全普及,原谱中没有标注节拍器速度。节拍器普及是在1815年之后,从那之后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只有《第九号交响曲》了。但乐谱出版商为了迎合节拍器的普及,会让贝多芬本人随意加上节拍速度的指示。为此,辛德勒说贝多芬从1825年开始迎来第二春,对乐谱上加速度标记做了检查,那么问题来了,开始的时候贝多芬使用的是错误的节拍器?
指挥方式的演变
教会一直很需要指挥,根据乐团、合唱团、独唱等不同情况需要分别对待,因此乐师长站在每个小组都能看到的地方,用指令来统一全体。从过去的音乐结构上来讲,即使根据歌词进行速度调节,没有指挥也是无法统一的,乐曲极难表现。
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随着歌剧的发展,将独唱、合唱、管弦乐团结合起来的指挥变得更加不可或缺。而到了十八世纪初,乐池中诞生了指挥,这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由两个人担任。一个是乐师长级的人,边弹奏大键琴边指挥着合唱团歌手们,管弦乐团由小提琴声部首席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暗示来进行指挥。如果不像歌剧那种复杂的艺术形式,而交响乐这样的乐曲形式一般会由乐师长边弹奏大键琴或钢琴一遍由单人进行指挥。1790年,海顿受邀到伦敦,在指挥现代管弦乐团演奏自己新的交响乐时,依旧是自己边弹着钢琴边指挥的。
世纪更迭,音乐也逐步复杂多变起来,人们不再用钢琴提示速度与和声了,因为大家发现用小提琴指挥变得更方便些。乐师长一遍挥动琴弓指示速度,一遍在重要的地方自己演奏从而带动大家;还不时的放下琴弓眺望全局。所以,小提琴比起钢琴更具备随机应变的优势。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直到近年的博斯科夫斯基都是用这种方式指挥的。
而在剧院挥动指挥棒的方式是十八世纪末,韦伯的首创,当时并没有得到褒奖。贝多芬在耳朵尚未失聪时是坐在钢琴的位置指挥,不过到了1808年左右,由于听力急剧下降,不能与管弦乐团配合了,不得不隐退。
无论如何,十八世纪之前的乐曲,是按照音乐的自身属性创作出来的,其速度对于专职乐手来说自然能够明白,所以指挥的工作并不十分重要。但到了十九世纪,乐曲更具备作曲家个人的性格特性,速度与时间变化越发复杂,乐师们如果没有统一的调配,乐团就会变得凌乱不堪,从而指挥乐师们协调配合、统一行动,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事情。
贝多芬的死因
贝多芬的耳疾是在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开始,到了五十岁,他的健康频频亮起红灯,很容易生病了。长期处于亚健康的原因大概是由于独身生活日久,饮食不规律导致。除了一日三餐,他还有过度依赖咖啡和酒精的坏毛病,咖啡馆和酒馆是自己常去的地方。而且咖啡不够喝,还要自己动手煮,从来不间断。
关于酒,传记作者辛德勒说他喜欢布达佩斯特地区的葡萄酒,不过他的品酒功夫却相当拙劣,区分不出正宗的葡萄酒和掺假的劣质酒,所以与其说他是迷恋葡萄酒,倒不如说他是迷恋酒精的味道。“嗜酒”这个坏毛病是不是继承了他那个坏脾气的酒鬼老爹的基因?即使是喝过量伤了胃,即便是医生叮咛嘱咐,他都置若耳旁风,依然在每个傍晚一遍喝着啤酒一遍抽着烟。
在临死前的四个月,贝多芬都没能下床,即使这样依旧没有戒酒。病一开始被诊断为肺炎,伴随着吐血和剧烈的腹部疼痛,曾出现过上吐下泻的黄疸症状,这些明显都是肝脏受损的症状。医生报告中说肝脏肿大,有“硬块”。由于腹腔积水,临死前共接受过四次手术,来抽出积液。主治医师在贝多芬的死亡报告上记录:死因是慢性肝炎和肠炎,这是否就是如今所说的:由于暴饮暴食、过分依赖咖啡、酒精而导致的肝硬化呢?
贝多芬的秘密暂时讲到这里……
京剧曲谱宇宙锋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