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想你想你我想你是啥歌前言
香港流行音乐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听流行歌”也是当时年轻人最大的娱乐。港乐因为词曲细腻,表达直接,有些歌在私人语境里非常贴合听者的生活,因此许多港乐歌迷听歌时,也顺便埋下了与歌有关的回忆。明星与港乐的关系也是如此,在新京报专访的李玟、杨千嬅、梁汉文、林晓峰、炎明熹、曾比特、陈少琪、陈光荣几位创作者中,他们表示生命中至少有一首香港流行歌曲对自己影响深远。这些歌有的见证了自己和亲人的生活,有的影响了自己之后的创作……在他们与港乐的记忆故事中,我们也能再次感受到,港乐独特的生命力。
《甘心替代你》收录在郑伊健1996年专辑《如果天空要下雨》中。
选曲:《甘心替代你》
原唱:郑伊健
作词:刘卓辉
作曲:陈光荣
“最赶的一次,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甘心替代你》作曲陈光荣。 受访者供图
【回忆】那首港乐
——《甘心替代你》是“注定的呈现”
“选一首自己最难忘、最喜欢的粤语歌”,这个题目让作曲家陈光荣头疼。他说“真的好难选择”。想了想,他没有选择观众耳熟能详的《友情岁月》,而是《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中的插曲《甘心替代你》,在陈光荣的记忆里,这首歌是“注定的呈现”:“通常我写歌到制作完成,至少需要几个星期,但因为这部电影拍摄进度太快,这首歌规定一星期内就必须完成,我需要不眠不休地制作。当时时间非常赶,再加上那时郑伊健也特别忙,他录音时不太舒服,也因为感冒喉咙变得沙哑,声音状态并不完美。但我觉得这首歌很悲伤,其实并不需要洪亮有力的声音,我告诉他‘你就这样唱吧,只要情绪到位,不用太在意声音效果如何’。正好就是这种沙沙的、略带不舒服的声音反而让录制时的这首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是种幸运,也是种上天注定。”
在陈光荣几十年的乐坛生涯里,《甘心替代你》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仿佛天和地在挑选我和你”,这首歌因电影剧情应运而生,讲述了陈浩南和小结巴的爱情故事,唱出了陈浩南失去挚爱的伤痛欲绝,宁愿替代对方也不愿接受这种离别。这首歌不断被后面的歌手翻唱,每一年都有人改编,比如港剧《反黑路人甲》中王浩信唱过,杨丞琳、安崎在《声生不息》里唱过,李荣浩在《美好的时光》里唱过,就连导演刘伟强也不吝自己对这首歌的喜爱,还找来陈光荣和刘卓辉重新为这首歌编曲、填词,打造成由毛不易演唱、电影《中国医生》中感人至深的同名国语版插曲。陈光荣笑着说很感激大家这么认可这首歌:“这是我所有歌里最赶的一首歌,我也很喜欢这个旋律。每次在不同渠道看不同的人演绎它,每个人唱出来的感觉都不一样。虽然是同一个旋律,但被这么多人喜爱、传唱,我内心非常感动。”
陈光荣与郑伊健同台。 受访者供图
【在地】那时乐坛
——那个年代让人觉得既振奋又新鲜
与很多音乐人入行的方式相似,陈光荣中学时参与成立了“Fundamental”乐队,这支队伍在1986年参加第二届嘉士伯流行音乐节时获得了亚军。音乐节上有很多唱片公司的人担纲评委,陈光荣得奖后获得与唱片公司签约的机会,除了制作唱片外,他也开始了自己音乐创作的道路。
能入这一行,陈光荣感到幸运,他不觉得自己天赋过人,只是纯粹地想做自己觉得好听的音乐,“能给我玩音乐就很好了。我喜欢吉他,从小的志愿就是唱片里能有我弹吉他的声音,如果有人找我弹吉他就很满足,竟然还有机会能让我写歌,那真是太好了。”带着“很容易满足”的音乐梦,陈光荣开始在乐坛闯荡。他处在香港乐坛发展的黄金时期,音乐制作百花齐放,词曲人辈出,歌手如雨后春笋般迸发,这个环境给陈光荣带来了很多机会。
他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唱片业蓬勃,他也在这个时期遇到了音乐上的益友,开始为他们监制唱片、创作歌曲:“那个年代让人觉得既振奋又新鲜,比如我和郑伊健差不多时间出道,我觉得他的嗓音很特别,不需要模仿别人或跟随某种潮流,这让我有了灵感为他打造专辑,比如早期有《一生爱你一个》这类适合他声线的柔情作品;到了中期,他开始参演各式各样的电影,我又可以跟随影像制作电影音乐,比如《风云》、《热血燃烧》;再后来我们早已是一对相识多年的兄弟,继续合作,连一起在日本旅行都能写出一首《心照》,每个阶段都让人充满惊喜。当然其中也会有面对压力的时候,比如当时郑伊健《发现》那张专辑卖得很好,作为监制你就要想,之后如何让他的音乐做得更好。好在我们都在坚持,一直在找新的路尝试。”
陈光荣笑着说,音乐让他收获了抒发心中所想的能力,也有了陪伴一生的挚友,他见证参与了乐坛的荣光,也因为那个年代,他明白了什么是好的音乐。他认为港乐分工明确,齐力创作,大家听从心里的声音,给出最符合内心感受的旋律。“比如当时我看了《风云雄霸天下》的画面,有一段是郑伊健和杨恭如在剑冢(藏剑的地方)看萤火虫,当时我就想简单点写一首关于飞虫的歌,能配合画面,希望旋律能触动到观众的视觉。填词人听了旋律就知道这里面有萤火虫,直接给出了对画面、对旋律感受的歌词,于是就有了《一对对》(国语版《虫儿飞》)。”陈光荣说,港乐的旋律是体现情感的,没有什么公式或是套路,也不存在有了经典就难以超越一说,每首音乐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个年代的歌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歌里有故事、有情绪,就像你写的一篇文章,旋律是讲述你内心故事的,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打动人。”
《一对对》收录在郑伊健1999年专辑《戏中戏精选》中。
【共生】而今港乐
——不能因为科技好了就变得“懒了”
不因为经典故步自封,是陈光荣这些年创作中一直注重的原则,即使《友情岁月》被人们唱了成千上万遍,也丝毫不影响陈光荣对这首歌持续打磨。他说自己每次演奏这首歌都跟第一次一样,编曲上会做出创新与改变,让他每次弹奏都情绪高涨,兴奋不已:“其实每次演奏这首歌,现场的反应和热烈程度都是不同的,于是我会在编曲上加快一些,加大一些,大家唱着非常激动,摇来摇去,场面沸腾,这时候让我觉得歌曲、歌手、听众达到了无限的灵魂共鸣,这场面也是音乐最美好的时刻。”类似这样的感动,陈光荣经历了很多,每经历一次,他就想继续创作下去,因为音乐创作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个奇妙的游戏,“有得玩”就开心不已:“我每天都会创作,礼拜六日也做,一周七天。我每天都在探索,永远不会觉得腻或者是不想做了,真的,能有做音乐的机会,我就很开心了。”
为了能更好地创作音乐,生活中陈光荣也在不断观察,时刻为写出好歌做准备。他平时会研究插花这门艺术,在他看来插花如同编曲,一盆好花需要有合适的搭配、做合适的剪裁,好的旋律也需要合适的乐器、恰当的音符音调,“你要思考旋律和整首歌的配合关系,歌是整体性的体现,就像艺术品、一幅画一样,要每个部分协调。”在乐坛经历了多年,陈光荣称对港乐应该永远葆有敬畏之心:“现在大家做音乐条件好了太多,有电脑、有软件,很多素材可以直接拿来用。不像我们以前是需要编曲,要写琴谱,让乐手弹,要编曲和音,现在多了很多创作的方式办法,和以前不同。但还是要坚持以前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能因为科技好了就变得‘懒了’,对我来说,还有这么多音乐人在坚持,多年的朋友也还在坚持,每个年代都很开心,每次创作都觉得‘很值’。”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杨许丽
想你想你想我哪句歌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