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令杰二胡独奏天路
9月19日,秋雨绵绵,北京演艺集团舞剧《五星出东方》在京举办了媒体探班活动暨艺术鉴赏公开课,为市民提供了精彩的中秋假期文化活动。
活动由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该剧监制董宁主持,北京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珩,总编导王舸、舞美制作刘科栋、作曲杨帆和部分演员出席了活动。活动上,各位主创就创作过程和设计构思与观众进行了趣味、深度地分享与交流,剧中经典舞蹈片段《灯舞》《汉舞》表演也在现场精彩展示,通过台上学舞、互动问答等环节观众进一步感受到舞剧的魅力及幕后创作的细节。活动结束,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有趣又有料,对即将开启的演出十分期待。
舞剧《五星出东方》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疆新玉歌舞团演出,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今年的6月19日,《五星出东方》在天桥艺术中心首轮演出三场,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今天我们在这里,以艺术鉴赏公开课的形式,和大家一起走进了该剧的创作幕后。
据悉,9月25日至9月27日,这部经过精细打磨的舞剧将再度走进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1995年在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古墓中发现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这件织锦的织造工艺繁复精湛,堪称汉式织锦技术的最高代表作,从现代意义来说,这样一件汉代的织锦护臂出土于当今新疆和田地区,也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当年对西域的影响。
对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及这件文物本身的文物价值,均是非常非常珍贵的创作题材,作为出品方的北京演艺集团认为,这件文物身上凝聚的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形象,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总监制董宁也讲到“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希望可以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给更多观众熟知。”经过多层面的考虑和研讨,出品方决定以舞剧这一最具有艺术表现张力的艺术形式,去打造这部作品,实现创作初衷——让文物“活”起来 用舞蹈“讲”故事。
要想让文物“说话”,在创作中必然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才可以实现,所以出品方特别邀请了国内顶尖舞剧创作团队、舞美设计和编曲等主创人员,为这部剧目保驾护航,只为打造最真实、最动人、最完美的呈现。
历时两年创作,进行六次专家研讨会,易稿十余次,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董宁也和大家“它的艰难程度,不亚于一次深入沙漠的考古,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也足以比肩,考古有所收获时深入心灵的激动与满足。”
导演构思“从无到有”赋予观众探索体验
舞剧《五星出东方》以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为意象,讲述了在千年前的精绝古城中,汉朝戍边将领与精绝首领之女春君、北人首领之子建特之间,从素昧平生到互诉衷肠,从剑拔弩张到和谐共处,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
其人物设计来源于尼雅遗址出土的一片木简上附有的“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字样,其中涉及的“奉”“春君”两位历史人物为剧中人物设计提供了珍贵的想象空间,但因“两千年前的西域史料记载太少了”,能收集到的素材有限,从故事本身叙述来讲,王舸导演就遇到了“从无到有”的困境,“什么都没有,可参考的东西太少了。用什么舞种诠释,汉文化和西域文化如何融合到一部戏里,都是难题。”
面对多个难题,王舸导演采用幽默、诙谐、轻松的表演方式把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故事主题传达出去,“借用很多音乐剧、宝莱坞里欢快感受,调节舞剧气氛,提高演出可看性,在很顺的叙述中突然进入另外的节奏,打破传统舞剧的叙事方式。”在首轮演出后,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感觉像迪士尼的概念,产生了许多新奇的感受,开始感觉是恐怖,进去后没想到是个喜剧,然后是个大悲剧,到最后又是正剧,我说太好了,在一部舞剧里能有这么多的感受,而且不知道下一步会带来什么,让观众自己去探索两千年前的历史和神秘的西域文化是什么样子。”
舞美布景“从无到有”给予观众想象空间
舞美设计刘科栋是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荷花奖”等国内外奖项的国内知名设计师,曾担任饱受赞誉的舞剧《醒狮》的舞美设计,经验十足,风格显著。但在该剧一年前的采风途中,也同样遇到了一切都要“从无到有”的问题,“千年前丝路上的精绝,那是一片沙漠,还有一片干枯掉的胡杨树,遗址里所剩无几,在千年的自然雕刻下面目全非,建筑遗址相对完整的只有一个牛棚,能看到的也就这些了。”
那么汉朝中很兴旺的精绝古城,究竟如何体现,刘科栋说到,“尊重遗址史实的部分,表达精准,精简使用元素,同时运用一些影像手段,把冰屏构建起来的信息叠加在文物般的梁和柱之间,构成观众对精绝古城的想象。”
舞剧表演一向具有“写意”、“抒情”特征,刘科栋为该剧打造舞美布景时也加入了更多考量,“舞剧舞台要符合舞蹈特性,考虑舞蹈表达的特殊性是通过演员肢体进行相对抽象,极富想象力,服务人的精神感受的表达,所以舞剧舞台空间就要具有诗性;在表达舞美的精准度上,尊重采风时真实的感受,不去杜撰景象;且在大的空间里交流和表达,表演是核心;通过舞剧表演和布景结合的样式逐步建立起大家对那个年代曾经精绝古城的想象力。”
音乐主题“从无到有”占据观众听觉记忆
舞剧的表现形式是舞蹈,支撑其得以呈现的是提供节奏和氛围的配乐。作曲杨帆在担任该剧作曲前,已成功创作获得了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两部舞剧《天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配乐。是王舸导演多年的合作伙伴,因此,与导演一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文物出土地采风时也能够坦诚地回答“什么都听不见,只有风声,脑子一片空白。”
在舞剧《天路》作曲准备期间,有藏族丰富的音乐素材得以借鉴,面对这样一部难以收集素材的主题,杨帆不禁直呼“真的一点依托都没有。”但采风回去后,安静下来“又感觉什么都有,因为西域音乐非常丰富,有宝库一样的素材,但大量停留在文字的叙述,难的是主题音乐呈现。人的耳边只要一直充斥着一个主题音乐的环绕,人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记住它,从而产生人对这部戏形象的记忆。”
面对这个重要的“形象的种子”的培育,杨帆为此寻找了良久,包括交响化的、历史年代感的、东方古老的和两汉时期的音乐素材均进行了考量,最终呈现出一个据说导演听了两天便认可的主题音乐,“其中有交响乐队,还使用了一些民乐,如箜篌这个乐器,性质上和竖琴很像,是汉民族的古乐器,还有古筝和二胡。”主题音乐确定后,其他配乐便顺利地呼之欲出,首演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劳作之歌还被作为返场音乐二次播放,“劳作时的配乐歌词用的是汉乐府《长歌行》的前四句,唱法是像教孩子唱歌的方式。”频频占据观众的听觉记忆,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舞剧《五星出东方》二轮演出推出阿云嘎与谭维维共同携手演唱的主题曲《毋相忘》,为观众观看二轮演出时增添多元体验,届时请走进剧场观看这部跨越千年、民族融合、动人动情的诚意巨作。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二胡独奏天路曲谱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