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达人打卡“会馆有戏”,品读东城传统文化魅力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京剧《坐宫》对唱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听京腔京韵、赏名家相声、看歌舞表演……近日,30余位网络达人走进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和颜料会馆,在会馆特色演出中品读东城传统与现代交织、古朴与时尚互融的会馆文化魅力。   一首古琴韵律悠长,一段越剧《红楼梦·葬花》经典重现,在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网络达人们在音韵交织中品读红学文化。毗邻崇外商圈,周边大型商场、楼宇林立,探访这样一处隐藏于闹市中的文化宝地,网络达人李佳烨感到既新奇又兴奋。身为一名京剧演员,李佳烨也对现场精彩的沉浸式演出产生了强烈共鸣:“这样活灵活现的展现形式很有代入感,可以让参观者快速融入场景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文化背后的故事。”   网络达人团参观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东城区供图   青砖、灰瓦、窗棂、砖雕……三进院落古色古香、海棠绿意盎然,处处透着古韵。在二进院,网络达人团参观了“曹雪芹与北京”主题展,了解建筑历史、曹雪芹生平、崇文门地区文化、清代北京历史民俗、《红楼梦》文学、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内容。从故居到红学,再到中式生活美学,他们用镜头记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三进院,大家欣赏了国潮工坊带来的非遗掐丝、琉璃绘画、非遗螺钿,精致的工艺以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原址为原广内大街207号院,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被专家认可、有史料可查、在北京有确切记录的曹雪芹居住地,即“蒜市口十七间半”。今年7月,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正式开馆,成为东城区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标杆,也为东城区拓展“会馆有戏”演艺空间再添新场景。   在“会馆有戏”第二站,网络达人团首先来到游人如织的前门三里河公园,江南水乡的韵致引得大家纷纷用镜头记录下“水穿街巷”的美景。距离前门三里河公园仅几步之遥,便是坐落在青云胡同的颜料会馆,里面好不热闹。鼓乐《中国龙》、琵琶独奏《十面埋伏》节奏紧凑,引人入胜;北方昆曲剧院朱冰贞、翁佳慧带来的《牡丹亭·游园惊梦》,北京京剧院马博通、白金带来的《四郎探母——坐宫》将经典名段进行重新演绎,让人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中……   网络达人团在颜料会馆里看表演。东城区供图   在颜料会馆后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戏剧剧装制作技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京剧脸谱绘制,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北京皮影传承人的现场讲解,使网络达人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东城区辖区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56处,包括37处会馆类不可移动文物,集中坐落于前门东区。去年,东城区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等联动式演出正式亮相,“会馆有戏”序幕全面开启,一批批“小而美”“小而精”的演出走进会馆,重现百年会馆的时代芳华。   “会馆有戏”走出了东城区会馆活化利用的第一步,今年2月,东城区编制出台《东城区推进“会馆有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会馆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引导优质演艺资源注入,让会馆更“有戏”。   在前期“会馆有戏”的探索基础上,今年7月,东城区《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该文件进一步突破会馆活化的边界,寻求会馆作为文物实现创新利用的新路径,通过深入挖掘与展示会馆文化内涵,实现会馆建筑与文化内涵主体的时空对接,将会馆打造为更具时代化气息的地域文化交流展示平台,通过不断丰富会馆文化业态,使会馆既保持“萃集蕴蓄”的美好画卷,又体现“润物无声”的海纳百川,彰显会馆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打造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时代样板。   编辑 陈静   校对 杨许丽   京剧坐宫对唱伴奏谱伴奏曲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