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大海传说插曲【聚光灯】
在韩剧各类题材看似“百花齐放”的行业现状下,其实精品仍然是少数。而韩剧“烂尾”成常态,也应该给国产剧创作者一些启示——不管是韩剧依靠前几集的“高能”抓人眼球,还是国产剧重流量、轻编剧的现状,都不足以成就经典。一部足以反复品咂的好剧,最重要的永远要依靠反复打磨的剧本,和能精准表达情绪的演员。
摆事实
韩剧往往“精彩不过5集”
刚刚完结的爆款韩剧《迷雾misty》再次刷屏朋友圈,只不过这次都是关于烂尾的差评和吐槽,它在豆瓣的评分也在不断下跳,截至14集豆瓣的评分还维持在9.2分,结局后则瞬间跌至8.5分,隔天又降到8.3。但恐怕下跌的趋势并不会就此止住。
不过,我倒觉得观众是大惊小怪了。因为高开低走几乎就是韩剧的规律。去年大热的三部韩剧《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蓝色大海的传说》《举重妖精金福珠》,也就最后一部口碑没有明显下降。《鬼怪》在豆瓣的最终评分是距离一开始跌得最厉害的,但尽管如此,至少编剧已经把故事说完整了,之前所有的铺垫、暗梗也都交代清楚。甚至连核心的思路也贯彻到最终——善恶有报,但犯错的人可以自我救赎。
但今年的《迷雾》的崩坏相较于《鬼怪》,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或者仅次于《奶酪陷阱》。一是“大女主”突变玛丽苏,坚称有公明公正、声明要实现正义社会理想的女主播、从来都选择困境中正面突破、杀伐决断的女主角,突然卸掉了盔甲、拥抱家庭与爱情,去追问:“你幸福吗?”而她的裙下之臣则各自以爱她的名义,牺牲自己来保护她、成全她。
二是说好的激情爱情悬疑片,结局逻辑上漏洞频出,前面14集里埋下的线索与伏笔全部晾在那里,应该侦破案件的警察只完成了逼死男主角的任务,而对政坛、社会等现实批判的维度、对幻日钢铁等大资本集团的线索更是戛然而止。总之,挖的坑不去填、立的人设不去贯彻,最后两集扼杀了观众所有的期待。
而前述的另一部烂尾韩剧《奶酪陷阱》,16集的容量,“体贴”地从第9集开始跑偏,让观众弃剧时间前移,不至于最后像看《迷雾》的结局那样愤怒。同样,2016年的韩剧《W-两个世界》刚开播就以脑洞大吸引不少观众——“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次元,漫画男主人公与现实女主角在现实与虚幻中交错展开的悬疑浪漫爱情故事”。但最后几集就被指为了悬疑而悬疑,逻辑崩坏圆不回来。现象级的韩剧《太阳的后裔》《来自星星的你》同样是在剧情接近尾声的时候口碑下降。
讲道理
边拍边播模式更容易烂尾
问题在哪儿?
首先要说到韩剧的制播模式。通常情况下,编剧会先写四五集,送到演员手中从而敲定下合适的演员。比如《太阳的后裔》,前面理想的三四位男演员都没定下来,于是最后选择了宋仲基。编剧会根据他的个人气质对角色性格、背景等设定做微调,但一般不会改动太多。
由于大多数韩剧是边拍边播,所以会根据受众反馈进行调整——如果受欢迎会增加集数,甚至会根据观众的喜好调整CP、主角番位。
边拍边播的模式相对拍完再播,会增加编剧压力。为了一开始的收视率,高设定、精彩的情节全被满当地塞进前面5集的故事中。而很多编剧写前几集的时候,根本没想好该怎么收尾,尤其越往后时间越仓促。如果是偶像剧、生活剧,还能用一些套路糊弄过去,不至于崩得太惨。但如果是一开始就让观众感觉“野心很大”的悬疑剧,最后往往只好稀里糊涂潦草结尾。《W-两个世界》《迷雾》皆属于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尽管韩国编剧群体相对国内地位较高,整个行业也较为成熟,但近年来韩剧“美剧化”明显,一些之前擅长写生活剧、言情剧的优秀编剧开始致力于行业剧、悬疑剧。这固然是韩剧题材越来越广泛并且精细划分的好现象,但是相比容量较小的韩国电影,十几集电视剧且边拍边播,对许多对题材本身并不够熟悉的编剧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
印象中,非现实题材的韩国偶像剧,大概只有《仁显王后的男人》反而到后期口碑不降反升,大概也是因为剧情前期观众对男女主角的颜值不满意,但稳扎稳打的剧情渐渐地盖过了这一小瑕疵。现实题材里,后期口碑没有陷入低谷的恐怕只有被树为经典的《请回答》系列和前一阵的《机智的监狱生活》了。
而和韩剧容易高开低走直至“烂尾”的常态相比,国产剧这一问题并不突出。最近一部可以算得上“烂尾”的桂冠可以给《那年花开月正圆》。虽然评价刻薄,但《那年花开》远不是烂剧,只能说前几集的水准远胜接下来的剧情走向。而大多数国产剧,尤其是有流量演员的剧里,从第一集就烂得很明显了。
而近年来的国产优质剧集,反而是到了剧情发展的小高潮,口碑还会往上走。古装有《大军师司马懿》系列、《琅琊榜2》,现实题材比如《鸡毛飞上天》《情满四合院》,口碑、剧情都比较稳当。可见,国产剧的制播模式对于剧集的质量稳定是有一定保障的。
□杀马特小阿姨(媒体人)
蓝色大海的传说第二集背景音乐